第4版:副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09浏览次数:36

193期第4版:副刊                                      2009515

 

征文选刊

 

惠州学院印象

三十载,一曲画卷,惠风飘扬。

漫溯思绪,不禁想起董文华的那首《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然而惠州学院的春天来得要早一点,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惠阳地区师范学校改办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这就是惠州学院的前身。从此揭开了惠州的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也开始了惠州学院的新篇章。

三十悠悠东江水,满园桃李馨香远。悠久的人文气质,浓郁的进取精神,使惠州学院的屹立在华南这块沃土上。这些年来,惠大在发展的洪流中变迁,在变迁中不短发展,三十载孕育了惠大不短进取的精神。

应记,三十载,步步走来,声声在心头。

历史写照在灵气的湖光山色中,丰湖书院那“人文古邹鲁”的才情,“山水小蓬灜”的画意,我领略了。前人的精妙描写,美好祝愿,今天的发展,恰好地融合在一起,美妙地展现给我们。了解了惠州学院这些年来的发展,我不禁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在一次次调整教育政策中,都能够迅速适应下来,而且吸收其他高校的先进资源,现院内很多专业就实现了强强联合,且发展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更上一层楼的气魄,勃勃生机的景象,吸引了莘莘学子的亲睐。

如果说三十载对我来说是一个印象的话,那么这三年是历历在目的。仍记,在刚来的时候,还是两个校区,那时,我在丰湖校。那是一个月上树梢的时节,湖面上撒满了点点银光,是那样的柔和,岸边淡淡的霓虹灯,在喧嚣中显得有些恬静,微风中,鱼鳞游走,时明时暗,让人陶醉在其中,湖面上还不时有小艇划破宁静,泛起阵阵涟漪,但又很快闪过。岸边的石凳上总是有人坐着,三三两两,不时有放声的笑语……

三十载,惠州学院几经变迁。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以他独特的魅力发展着。东江水哺育的丰湖,承载万千学子的堤岸。应记,丰湖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在这里,记载了惠州学院的点点滴滴,传承着丰湖书院的书香气息,也分享了惠州学院的欢声笑语。关于这一年来惠州学院的新老校合并这大事件,我不禁想起了苏东坡在惠州时写给合江楼的诗句“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我想,今天拿来给惠州学院新老校合并这个大事记也是恰到好处。

从只有丰湖校区,到金山湖校区的建立,最后到新老校的整合,如果惠大的昨天写在丰湖岛上话,远离我们的是丰湖的陈旧设备,那么惠大的今天将凿在这新老校合并的金山湖校区,这一笔必是浓墨重彩。

三十载印象,惠大的缩影。明天她将以全新的面貌续写着惠州学院的故事、传奇……

(中文系 邹艺宗)

 

一堵墙·心里的阳光

黄昏时,欧阳凯趴在窗前,透过曼莎家的玻璃窗偷偷望她。

曼莎住在欧阳凯家对面。两家房子的中间,是一条小巷和曼莎家的小院子,院子里有两棵高大的杏树。

当他听到曼莎与李大宝订婚了,他望着那座房子,尽管他知道她已经搬出去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欧阳凯看到杏树开了花,

两个星期过去了,欧阳凯看到曼莎的窗户贴上白纸。

他却迟迟看不到她。

两个月后,玻璃窗上的白纸终于没有了,边上只剩下一圈糊过浆糊的痕迹。欧阳凯屏住呼吸,连忙透过玻璃窗张望,果然她在!

欧阳凯却突然犹豫了,他好想给曼莎打个电话,但是他心里很难受。毕竟她是抛弃了自己的人啊!同时他也很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怎么一回事。他不相信以前那些好都是假的。于是徘徊着,一个一个地按下那串熟悉的号码,不久,电话接通了,是曼莎接。欧阳凯脸上带着不自然的微笑,说:“曼莎,你过得好吗?”

曼莎说:“嗯。挺好的。好久没有听到你的声音了……我正有些话想要对你说……”电话那边的声音停顿了一会,她接着说:“阿凯,你想知道我为什么没有选择你,而嫁了给他吗?”

“想……”

曼莎的声音有丝微的颤抖:“是我爸爸不同意我嫁给你,他更加不让我等你。”

欧阳凯怒道:“你为什么不反抗呢?”

电话里隐约传来阵阵抽噎声,曼莎缓缓地说,“阿凯,你听我说,我心里其实还是爱着你的!我曾经对你说,要做一个男子汉。当时我是想能说服我爸让他同意我俩的婚事。你上城打工,我替你自豪了一阵子,后来我听说你被老板炒了,而且一直在堕落,我的心碎了!我以为你已经给不了我幸福了,尽管我是多么爱你。刚好大宝的聘礼到了,爸爸也铁了心,让我嫁给他。女人是等不了那么久的。我那时很迷茫,也很痛苦,也只好顺着我爸的意思和大宝结婚了……”

欧阳凯听后,活活地被镇住了,很伤心,很难过。欧阳凯把电话挂了,心里像是被割了无数刀,好痛好痛……

第二天,欧阳凯让父亲请来水泥匠,在他家门前筑了一道不高的水泥墙。欧阳凯在水泥墙上写上两个大字:“争气!”写了后,他看着那两个大字,看了好久好久。后来他默默地参加就业培训去了。又过了三个月,欧阳凯掌握了一技之长,在乡镇企业做起车间工了。每每看到那堵自己砌起的墙,欧阳凯心里就感觉有一缕缕阳光照着,让他有了奋进的勇气。他说,我的水泥墙,是风吹不倒,雨淋不垮的!
   
但在内心最深处,欧阳凯很期盼春天:他喜欢看着那些碎碎的在春风中静静飘下的粉色杏花瓣,从水泥墙的那边飘到他的这边来。

                  (中文系 黎桂良)

 

 

志愿者日记

人的生命不在乎拥有多少岁月,而在乎人的岁月拥有多少生命!    ——题记

2007717日到23日,我拥有了一段平凡而满足的岁月,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的岁月里,我又拥有了充实而感动的生命!高潭,这个宁静的令我满足的小山镇,那一段汗水与甜蜜一起的回忆!

717

看不尽的一路风景,道不完的一路趣闻,倾不了的乡村情节,承载着一路欢笑,我们惠州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高潭小组的车在17日下午4点多终于把一路的心情带到了即将生活一周的“东江红都“——高潭!

踏上高潭这片土地,在和当地政府团委领导交流过后,心中莫名的憧憬!接下来的日子将是怎样的?我们将要面对怎样的村民、怎样的学生、怎样的探访,走访历程?村民们是否欢迎我们?我们又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一连串的问号静静的陪伴着我渡过在高潭的第一个夜晚!

71819

高潭清香的泥土气息在早晨特别的香醇。我们早早便起床了,为今天的工作做准备。镇政府团委的领导也一早就起来了,忙乎着带着我们在镇里走走,交流,最后领着我们来到了镇里的小学——高潭中心小学。

高潭中心小学,在这我们认识了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蛋,虽然人很多时间也很短,我们没能把他们全都记住,但我知道,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把我们的名字叫出来。

“东江红都”是高潭的值得骄傲的名字!革命圣火悄无声息地在这片土地上传递,而我们也恰好赶上了传递的脚步。圣火传递前期工作在下午两点半开始,在披星戴月中结束!

次日,黎明在林鸟的啼叫声中揭开,今天我们的行程也将在圣火的传递中展开。

我们小组四个男生被分别分在四个圣火的交接点上,全程将近六公里,而这六公里都必须得以小跑的形式来完成。我是第一站的,除了负责处理交接火炬出现的意外,还必须得来回跑动,以找准视角来拍取照片。一路下来,我成了一个“水”人,但我丝毫没有埋怨感情,有的只是满足和愉悦!而在活动的尾声举行的签名仪式中,我们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相信,在传递圣火的同时,东江的革命精神也给予了我们这次下乡以更深的内涵!

72023日上午

什么样的感觉是为人师表?什么感觉是传递知识?在制定了教学计划后,我们在20日下午正式付诸行动。

由于学校里的教学设施并不完善,孩子们上课的方式比较单调、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到达的当天上午我们就根据当地小学的教学课程和自身特长,制定了所教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并新加了健康教育,自然科学和写作。

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访农家,慰问老人当然是我们当中的一个主要任务了!在这其中我们针对“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两大问题开展了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并把资料派发到群众的手里。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也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帮助当地农民拔花生,收稻谷。尽管这有点辛苦,但是我们却依然有说有笑,丝毫没有拈轻怕重的表现。

“小伙子,小姑娘,等会到我家吃饭去!”、“小伙子,小姑娘,你们戴上顶草帽吧,太阳很猛啊!”、“小伙子,小姑娘,快喝口水,别渴着咯!”一路走来,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遇到的每一个老爷爷、老奶奶他们都不厌其烦的说着令我们感动的话语。而我们的汗水也在这话语里变成了激情,变成了勇气,支持着我们把地里的花生摘好,把地堂里的粮食收好,把他们心里的那一份感动藏好!

723下午

终于要走了,回头看看已经开始熟悉的小山镇,心中多少的依恋,多少的不舍!在这短短一周中,我爱上了这里简单的生活,爱上了那里清新的空气,爱上了那里的山和水,爱上了那里的天空,爱上了那里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如此的淳朴,如此的热情,如此的平易近人。

一个星期的岁月是不长生命,但一个星期的生命却是很长的岁月! (体育系 顽石)

 

 

列车窗外

有列火车只带你去窗外,火车在我曾经的记忆中,像是一个独立的人为的空间。爬上1987解放蒸汽车。它是要把你带到远方的角落,用风一样的速度。闭着的沾满尘灰的窗,以及远远抛到后面的景色。最先带你到达的是自己无边的思绪。

  铁轨几乎是枕着启程的期待和归途的坦然一排的延伸开来的。

  出发在岭头站的候车小厅。5302次班车如期到达,我用火车去完成我浪荡的欲望,然后归来,什么也没带回来,又或者说,我沿路抛洒我的不堪回首的过去,没人会反对。

  车厢的人不多不少,一张张纯朴或善良的脸,偶尔夹杂一个鼠头的阴邪的笑,然而这些都与我无关。

  近窗的位,我没有开窗 ,因为是慢车,有时候,孩子们会出现在铁轨附近。有的朝车的人扮鬼脸,有的手指火车头骂,有的面朝火车撒尿,一个长着智障儿童特有脸型的少年和火车并排跑,途经僻村,一群农民目光呆滞地站在路边看火车,其实他们站得挺远,我看得不确切,但坐过这段火车后我宁肯相信他的目光是呆滞的。

  不过,我和他们一样,都是看客,只是位置不同。

  每个小站几乎都是风景,车很慢。我愈加喜欢这列火车的节奏,忽然窗外给我一个不小的震憾,毫无征兆地车窗外倒退的乱草变成一个巨大的建筑。黑乎乎的看不清,有铁的质感,火车在它的脚下爬行,我满怀敬畏地贴着车窗张望,有火光在它的身体跃动,还有人影,这原是一处冶铁车间,此时我却想到宫崎骏《千与千寻》。

  让我安静地在移动的空间里,做自己意识去做的事情。      (政法系 城风)

 

 

那年

“那年”,多遥远又多贴近的一个词。每每用来回忆的时候,它就会不自觉地出现在我们弯起的嘴角。那些快乐的,悲伤的,苦恼的都撰写成了我们人生里的历史,堆砌成了我们道路后的风景。明明很想扬笑,可是望着那串浅浅的脚印,你却只有感慨地让泪水留下。

那年,还很年轻的他给我买了一只鸽子的玩具,扭动了背后的机簧,它便会吧嗒吧嗒的拍打着翅膀,向我昭示着对天空的向往。听着声响,还不能言语的我,抬起了慵懒的头,咿咿呀呀地向他伸出了胖乎乎的小手。

那年,她一棍挥下,恨铁不成钢地气恼我吃饭吃得太慢,打得不遗余力,却在我懊悔的泪水里,同样泛滥了她的泪水。呜咽的我拥着她说出了自己的忏悔,红着眼睛的她抱着我,说着心疼。

那年,初到我家拜访的它,以修长的、毛茸茸的尾巴在我眼前尽展自己的娇媚,让我从此有了痴恋,看到毛茸茸的东西就禁不住诱惑,记忆里它的妩媚和娇俏都化作了那一声“喵呜”印在了我的心底。

那年,年幼到不明白什么是情窦初开的浪漫的我,却还是因为那所谓的第一封情书,着实兴奋了好久,带着满满的骄傲,四处炫耀。可笑的是,它不过是相当于“How are you”的一句幼稚问候。

那年,在老师严厉的教悔声中,我的无助在他的温柔中得到解脱,从此心就有了依靠。面对着迷惘,我选择了让他来替我决定。不是盲目地逃避面对,而是单纯地因为信任,相信他会知道什么是最适合我的,从而给我最正确的建议。

那年,相知相与的我们无话不谈,成了挚友,践行着友谊的地久天长,努力地经营着。哪怕面对了太多难以跨越的阻隔,哪怕时光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我们彼此的慰籍依旧是即使你不再是当初的你,我也不似原来的我,还有我们永恒不变的友情在那里守护着彼此。

那年,我们在嬉闹中升学,在储物柜里安静地摞成山的漫画、小说,记录了我们学会用另一种人生观和角度去感受生活的过程。虚幻的还是虚幻,现实的世界里要的不是消极的逃避,不是用消遣来作为放任自己的理由。抽离了现实,任何漫画、小说都不会具备震撼人心的能力,所以,看到天真,请笑笑而过,读懂悲伤,请珍惜现在。

那年,磕磕碰碰里有太多的伤痕,现在却演化成了英雄的勋章。诸如此类的喜怒哀乐,我都已经回不去了,时间是不能倒转的沙漏,溜走了的不仅仅是留不下的回忆和那时的欣喜悲欢。二十年的风风雨雨,花香月明,在浪费与珍重中,有了空白和意义。明知道只有向前走了,可心里还会有丝丝的不舍和留恋。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我可以用笔,让你停下离去的脚步吗?

我的那些此去经年,请让我这样记住你。                        (外语系 杨希龙)

 

 

赞老干活动中心

浩浩东江河畔,盈盈西子湖滨;银发中心耸立,凝聚长者身心。

读书看报阅文,关注世界风云;活动丰富多彩,琴棋歌舞健身。

老当益壮潇洒,意气风发英俊;构建特色大厦,欢乐祥和安宁。(高光华)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九十年前起风雷,五四青年竞扬威。独有丹心匡正气,敢教乾坤焕新辉。

但使睡狮能觉醒,岂容魑魅将国摧。为救国难洒热血,青史留芳名永垂。

(中文系  余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