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09浏览次数:33

191期第2版:综合                                   2009331

 

学习贯彻珠三角规划纲要 

 

编者按:313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与惠州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纲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惠州应如何应对新一轮的发展、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借力发展、主动完成与周边发达城市对接、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以及我院如何贯彻《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等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部分发言摘刊,敬请读者垂注。 

 

我看“珠三角规划纲要与惠州发展”

创造“惠州模式”,“抓大强小”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杨海涛院长表示,学院要以《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密切院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促进院地携手共建、互助共赢局面的形成。他建议,惠州当前要紧紧抓住《纲要》对接实施所形成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强谋划,审视思考与周边地区的深度融合与对接,借力发展,善于“傍大款”,推动惠州产业升级,实现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腾飞。

    围绕我市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学院如何在相关领域与地方发展对接等话题,经管系朱永德教授建议,我市在《纲要》带来的新一轮发展中要“抓大强小”,即在调整和发展数码、石化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着力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休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管系刘薰词教授认为,在珠三角地区新一轮发展中,我市有条件结合自身实际,以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开放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实践基地等为内容,以建设科学发展惠民利民试验基地为目的,创造一个“惠州模式”,并在珠三角乃至全国推广宣传,打造惠州发展的品牌。学院应明确自身定位,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勇于承担研究惠州、分析惠州、服务惠州的重任,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主动为政府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用好“尚方宝剑”,积极打造农业现代化基地

生命科学系主任刘桂林博士认为,《纲要》为珠三角农业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支持惠州、佛山、中山等市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他建议,我市要充分运用好“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这把“尚方宝剑”,打造农业现代化基地。在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我市农业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蔬菜和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高标准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表示,学院生命科学系将紧紧围绕我市现代化农业建设展开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以科研合作和技术服务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与我市农业生产的结合,提高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融合

在新一轮发展与竞争中,我市应如何立足现实,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打造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政法系主任成晓军教授提出,要加强对“东江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具有东江特色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为延续传递东江文化而形成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介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之间的“东江要素”,如风俗习惯、饮食、服饰、居住和礼仪等。

    他建议在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的同时,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现代文化产业所蕴含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力最为活跃的方面之一。在《纲要》为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下,我市应正视文化的商业属性,从文化资源、文化传统与文化商品开发的经济效益出发,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融合。

    他主张,发展文化产业要借力文化事业,实现文化与第一、二产业以及其他行业的联姻。在农业方面,不仅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创办富有文化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如茶文化等,而且要树立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农业品牌;工业方面,要发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进一步做足“惠州制造”文章,创造更多的知名品牌,实现文化产业与工业的联姻;在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方面,要明确“需要怡目的美景,更渴望怡情的文化”现代旅游新理念,以景区、景点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开辟诸如“东坡文化”等文化旅游专线。

 

做好服务地方工作,中小企业应成为主要服务对象

围绕惠州学院如何以《纲要》带来的发展机遇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做好人才基地和人才服务工作等话题,陈璐处长认为,学院应以《纲要》精神定位发展,绘制立足惠州、面向广东的人才培养事业蓝图。学院应紧扣惠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定位来设置新的专业和制订年度招生计划,同时加强学生科技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东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为地方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意识。建议惠州学院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中高端应用拓展型人才;加强校际合作,联合举办硕士点或博士点。

    服装系副主任万志琴教授认为,结合我市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惠州学院服务社会的定位和切入点应主要是中小企业。针对我市服装产业和惠州学院服装专业的传统优势,中小企业应成为学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对象,实现产学研的最佳结合。惠州学院服装专业在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要针对我市服装专业镇开展科技服务,围绕专业镇的建设进行纺织服装检测平台、专业镇产业协作联盟、专业镇平台多元化技术创新示范等项目建设。

    电子科学系副主任黄琳建议,应尽快在学校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如资产评估、科技项目评估、信息咨询服务、风险咨询顾问、法律与会计服务、管理教育和人才培训服务以及技术服务等机构,创新更多院地合作的新方式。 (摘自《惠州日报》)

 

 

学子风采

 

精益求精  真情动人  让他们走上了市喜剧小品大赛的奖台

近日,记者从学生处获悉,我院选派的四个小品在惠州市迎新晚会暨首届喜剧小品大赛上均获骄人成绩。其中,经管系选送的、由林海秋负责的《从爱开始》,音乐系、化工系选送的、由魏楠负责的《一张奥运门票的故事》分别获得节目综合奖金奖和银奖;音乐系魏楠还因《一张奥运门票的故事》节目而获得创作二等奖、导演奖、表演奖。为此,记者走访了这两个节目的主要负责人,07级经管系的林海秋和06级音乐系的魏楠,一同感受他们整个比赛过程的苦与乐。

 

“感动了观众就是成功”

这个大赛分为普通组和校园组,决赛当晚共有十三个节目。从初赛、复赛到决赛历时将近两个月,初赛是从各系里面选拔,共有十八个节目。复赛则在学院里选拔,共挑选八个节目。《从爱开始》和《一张奥运门票的故事》这两个小品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一直走到决赛并分别拿下校园组的金银奖。从编剧、排练到音乐的选择等都是由整个剧组独立完成,老师较少参与其中。

《从爱开始》讲述的是一个叫“九妹”的来自农村的女孩,因不敢承认自己来自农村,而一直带着富贵小姐的面具生活,甚至把母亲对她真诚的爱都忘了。节目中的“阿牛”用幽默的话语对“九妹”真诚地提醒后,“九妹”终于醒悟。“在节目的最后,所有的演员齐唱《烛光里的妈妈》,并手捧蜡烛。台下顿时掌声如雷,持续不停,全场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场面很温馨,很感人。林海秋告诉记者:“这也许就是我们比其他节目更出色的地方吧。”魏楠感慨地说:“这个节目真的很不错,主题鲜明,悲与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当时在台下感动得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

而银奖节目《一张奥运门票的故事》,则以幽默搞怪的古装形式讲述为争夺一张奥运门票而产生的一连串故事,节目共有三幕。这个节目的编排比较新颖独特,适合校园表演,也容易被校园接受,同时,演员的演技、道具、服装、阵容等方面都受到评委的称赞。这所有的安排都离不开负责人的努力,魏楠因此也获得创作二等奖和导演奖。魏楠在节目中饰演包青天,女扮男装,脸被抹得很黑、很丑,还要贴上胡子。另一种形象的她拿下了个人表演奖。对此,魏楠笑语:“我在节目中,形象牺牲很大,加上说话速度很快,让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得表演奖的原因。”魏楠告诉记者,他们的节目同时也存在主题不鲜明,各幕之间衔接不流畅等明显的不足,仍然得到了评委不错的评价:“不是说主题鲜明、衔接流畅就是成功,能够感动观众,能给观众以感染力才是成功,而你们的节目做到了。”

 

精益求精 努力不懈

一路走来,交织着苦与乐,而精益求精让他们走上了奖台。

当问及参赛原因时,林海秋谈到:“当初接到学校的通知,要求各班组织参赛,而我是文娱委员,而且一直对这方面的活动比较感兴趣,于是就开始组织起来了。我当时心里想,如果能把我们班领上市晚会的舞台该是多么好的事啊!”也许正是林海秋怀着这样一种美好的想法,才让这个剧组有了舞台演绎的尝试。

《从爱开始》的剧组共有九个成员,都是同班同学,其中八个是演员,一个负责音乐的播放。“我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大家排练,同学们集体观念很强,都很配合,因此才能一路顺利走来。我每次改剧本时都会询问大家的意见,精益求精,而每每晋级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庆祝,在放松中慢慢前进。”林海秋笑着说。

魏楠回忆道:“《一张奥运门票的故事》这个节目本不是我们最初所准备的,初赛前两天,我们毅然更改了节目,重新排练。我们把两天半排练出来的节目搬上了初赛的舞台,意外地进入了复赛。”魏楠告诉记者,在排练过程中,曾受到一次很重的打击。一位老师这样评价他们的节目:“这是什么,都看不懂,能去比赛吗?”听到这些句的魏楠,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感到压力重重,一直把那些话独自藏在心里,不敢告诉剧组的其他成员。“但往后,我们精益求精,节目经过了反复地修改,演员们也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得到了银奖,我心头的大石也落下,惊喜交加。”魏楠说道。

虽然一路走来,担忧、压力不断缠绕,但也不乏乐趣。林海秋笑语:“我们排练时,常常会进行演员反串,演员们一下子变得活跃,排练变得异常轻松。”“在节目排练中,两位男扮女装的演员,常常给我们带来欢笑。我们为能精益求精,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更为幽默的表现方案,在这过程中,也会发生不少的趣事。”魏楠回忆道。

在节目的排练时期,也是英语四级和期末考的紧张时期,节目就只能依靠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去排练。他们在排练的过程中,常常得到班里同学的热心帮助。林海秋告诉记者:“后台的布置,班里的同学功不可末。正因为这个比赛,班集体的凝聚力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参加这个比赛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得了这个金奖,而是收获了友谊。”

结束采访时,我在心理默默祝愿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她们和她们的剧组演员也能够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演绎同样的精彩。                             (黄雨婷)

 

 

图片新闻

 

师生参加市迎亚运、办省运长跑活动

321上午,在院团委负责人的带领下,我院150名学生参加了惠州市区第32届“好日子”迎亚运、办省运长跑活动。活动中,我院师生充分体现了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本次长跑活动由惠州市体育局主办,目的在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文体生活,营造“迎亚运、办省运”的体育锻炼氛围。              (图/  团委)

 

外语角活动全面铺开

从本学期开始,外语系对英语角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每周都有一个非英语专业的班级来主持该活动,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英语会话。整个英语角的气氛非常活跃,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参与。

据悉,外语系还筹划在旭日楼的五楼建立一个大型的日语、英语并举的外语沙龙,力争在该楼多媒体教室接通外台电视节目,让同学们可以收看CNN等外语节目。

(文/外语系  /凡玮)

 

志愿大行动,美化树新风

314上午,学雷锋活动月万名志愿者美化校园行动启动仪式在旭日广场拉开帷幕。团委、后勤管理处负责人,各系辅导员以及学生近30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和活动。

赵日兴副书记在仪式上作动员讲话时指出志愿者美化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校园的形象和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希望同学们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精神,为校园建设尽一份力量。                              (文/仕亮 碧丹 黄禧  /        

 

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正式成立

318晚上,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成立大会在综合楼202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和新闻中心相关指导老师出席了会议。

据悉,学院新闻中心是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以校报、校园新闻网、电视台、广播电台为主要工作平台的学生新闻机构。新闻中心下设校报新闻网组、对外宣传组、广播台和电视台等4个工作小组。                              (/小东  /秋强)

 

我院青协获市志愿服务友爱奖

328晚,在市慈云图书馆举行的惠州市志愿者联合会一窗灯火志愿服务表彰晚会上,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志愿服务友爱奖”殊荣。

表彰晚会上,院青协带来的手语歌曲节目《爱心世界》、《广东省志愿者之歌》温馨而感人,院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器合奏节目《女儿红》将中国民族风韵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文图/郑秋强)

 

计算机科学系团总支举行爱心系列活动

我院计算机科学系团总支响应学院团委“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倡议,开展“叩响无声世界,关爱聋哑儿童”系列爱心活动。328日下午,计算机科学系辅导员带领系学生两会成员到市特殊学校慰问和关爱聋哑儿童,在该校学生学生宿舍门口悬挂千纸鹤,并和同学们一起玩投篮、老鹰抓小鸡、踩气球、三人四足等互动趣味游戏,受到该校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