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期第2版:综 合 2010年3月31日
学院工作
惠州学院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广东省2010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搭平台、塑环境、立特色”的工作思路,改革创新,以“成功推进、特色明显、团结协作、确保稳定”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和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加大学生创新拓展能力培养力度,进一步深化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推进特色办学新局面的形成,努力使我院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明确自身优势,错位竞争,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
1.2010年为我院“特色办学建设年”。为了做好本项工作,学院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特色办学的思路、理念、措施,并制定惠州学院2010年特色办学建设年工作方案。同时围绕特色办学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开展全院性大讨论、举办惠州学院特色办学研讨会、完善并出台一系列特色办学文件。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分管工作围绕特色办学制定本部门的专项性措施和意见,落实特色办学各项措施。学院将实行阶段性检查工作,考核特色办学效果。
二、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认真贯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粤教高〔2009〕76号)精神。根据“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原则,扎实抓好精品课程、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等建设项目,狠抓标志性成果的建设工作。
3.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努力争创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巩固师范类专业建设,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在发挥传统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专业的融合,积极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实现传统专业新的突破;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做好申请增设目录外“服装营销”专业的论证工作。着力抓好新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新办专业教学条件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做好新增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
4.全面检查和落实2006年设置的 “音乐学”、“历史学”、“电气信息工程”、“旅游管理”、“审计学”五个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的各项工作,确保通过;启动2007年设置的“对外汉语”、“日语”、“美术学”、“土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的各项工作。
5.实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主管教学院长、教务处及各教学系(部)主管教学主任参加的教学工作例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开好几个专门会议:(1)“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会议;(2)服装国际学术研讨会;(3)惠州学院特色办学研讨会;(4)“质量工程”项目任务落实会;重大科研项目突破工作会议。
7.做好2010年招生工作。2010年计划招生4500人,学院将紧扣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与思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广泛征求各教学系的意见,编制《惠州学院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生源省有关要求,依时、准确完成上报工作,认真做好招生录取各项工作。
8.提升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网络对教学的支撑和网络课程建设。加强网络教学平台软硬件条件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构建(购买)数字化教学平台,引进和自建部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一批网络课程数据库、多媒体教学资源数据库等教学内容数据库,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建设现代化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平台,满足师生自主和开放式学习的需要。
9.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方式,重视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挖掘实验室开放潜力,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益,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维护与拓展,在维护好现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筛选3~5个条件优良、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产学结合的实习基地进行培育,提升成为示范性教学实习基地,促进实践教学质量。
10.设立学生“学术创新基金”和“奖励基金”,加强学生学科竞赛和考研工作,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建设。加强对学生学科竞赛的统筹和指导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个人成才教育以及就业形势教育等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高学院办学质量和声誉。
三、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打造科研团队,凝练特色
11.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对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进行中期检查,做好重点学科的管理与指导工作,以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团队,凝炼出一些特色较为鲜明的研究方向,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获得更多高级别课题,争取国家级建设项目的立项,为确保我院有若干学科成为第九轮省重点学科评选扶持学科打下较好基础。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及各类社科成果奖的评选。
12.实现由一般性的学术研究转向学科建设。注重凝炼研究方向,打造学科梯队,形成团队优势,不断提升学术水平;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密切相关的学科,特别是与惠州市“石化新城”和“数码名城”建设相关的专业,探索跨学科合作模式,引导和带动我院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13.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启动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根据学院现有申报硕士点专业的实际,整合专业和师资力量,积极联系对口知名院校,提前积累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为将来申报硕士学位点奠定基础。
14.举办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继续举办“东江大讲堂”,邀请院士、学部委员、“”、“珠江学者”、著名企业家、学者型高级政府官员来我院做学术讲座,形成学术品牌;各系应积极举办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有特色的系列学术讲座,开阔师生学术视野,浓厚学术氛围。
15.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题研究。继续深入开展东江文化研究,整合现有的东江文化研究力量和成果,编写出版《东江文化研究丛书》,继续扩大东江文化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为申报省东江文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打下坚实基础。利用惠州市廖仲恺何香凝研究会这个平台,将廖仲恺和东江历史文化的研究朝着专深的方向迈进。今年暑假拟由我院组织召开“廖仲恺与中国民主革命——纪念廖仲恺逝世八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
四、按上级文件精神及要求,组织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16.根据《广东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和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我院教职工的岗位设置工作。
五、坚持人才强校策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17.制订人才引进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学院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做好已通过引进的博士、教授调动手续和工作安排,争取他们早日安居乐业;加快引进紧缺专业教师,确保教学正常运转及满足申报学士学位专业所需的教师。做好重点建设学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组织和储备人力资源,为2012年硕士点的申报做好师资准备。
18.加强师资培养。继续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鼓励现有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提高师资队伍学历水平;支持教师在职进修、到重点高校及国外做访问学者,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继续开展双语师资国内外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学、教改水平;组织2010年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和校情教育工作。
19.加强外聘师资及管理工作,加大聘任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力度;聘请更多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外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党政领导、企业家到学院讲学、兼职。做好外聘教师的建档和日常管理工作。
六、坚持育人为本,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20.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加强学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加强学生考研工作,营造浓郁的考研氛围,促进学风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交流和学习,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水平,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
21.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密切与用人单位和各种商会的联系,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加强就业跟踪,努力推动学生就业工作,保障学生充分就业。加快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的建设,搭建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社会经验。
22.继续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系列活动和科技艺术节、社团艺术节等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和水平,出版《东江青年》综合性团刊。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延伸学院教育服务功能。
七、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基础建设速度
23.加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加大特色服务力度,利用与广东省情报所共建的“科技查新惠州代理中心”,大力开展深层次情报服务工作,促进信息资源的区域共享,更好地为师生教学科研、学习及惠州地区的科研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24.加紧多媒体课室、公共机房、实验室、精品课程网站自动生成系统、教学资源平台等急需的教学条件建设,拟建设一批多媒体课室及微格实验室,对现有多媒体课室设备和微格实验室进行改造和更新设备,建设好惠州学院教师技能训练中心,以满足扩招后教学和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需要。做好旅游系模拟导游实训室建设、音乐系钢琴购置、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和汇接中心机房搬迁等实验教学条件建设项目相关工作,做好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和立项,并组织实施招标采购。
25.修编校园整体规划方案,更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做好校园运动区的整体规划建设工作;绘制校园地下网管图。启动建设以石油化工、电子、服装三大平台为主的研发中心大楼、新教学大楼。做好学生宿舍南区横跨村民路的人行天桥的规划设计,争取2010年8月底投入使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6.完善基建项目建设。完成学院运动场塑胶跑道改造工程;完成新校区消防管网工程与各楼对接工程;做好20号、21号学生公寓的建设工作,8月份完工,确保2010级新生入住;后勤、基建共同做好万人食堂四楼改造工程,满足扩招后学生就餐需要。
27.完善后山公园建设。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建设,突出特色”的原则,先实施后山公园入口处的绿化、标志性建筑物、停车场等建设,同时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八、加强校友工作,使之成为一项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工作
28.进一步加快校友工作步伐。上半年成立各地的区域校友会,下半年成立惠州学院校友总会。办好校友刊物和建设校友网站,及时报道学院动态、宣传优秀校友,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凝聚校友力量,启动校友楼建设。
九、继续落实《纲要》,提升为地方服务水平
29.牢固树立为惠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认真总结多年来学院为地方服务的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我院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30.依托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为地方企业做出一些标志性成果,积极与大企业、重点企业合作,争取在大项目上有所突破,体现大学特色和品位。加大科研服务地方工作力度。加强与有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服务地方活动,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争取获得更多更大的横向项目。实现四个对接,即:把学院的研究内容、技术服务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把学院研发平台与企业研发平台相对接,把科技成果与惠州主导产业相对接,把人才培养与各项培训工作相对接。
31.发挥成教服务地方的作用。在函授、培训、自考、远程、专业硕士各方面开拓新思路、构建多渠道办学新格局。积极与各级教育部门联合,做好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充分挖掘学院教育资源和潜力,联合外地院校和社会办学力量,办好教育培训项目,满足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类群体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增强教学服务地方能力。
32.全力以赴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第13届省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落实市里交给我院的各项任务;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十、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步伐
33.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进国际化办学步伐。加强与国外大学合作,继续选派优秀在校学生到国外学习,接受国外留学生到我院学习。支持鼓励我院教师到国外深造,分批组织人员到国外合作院校交流进修,提高双语课和全英文教学课程的比例,制订《惠州学院国际化办学实施方案》,预计三年内将与国外(境外)10所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并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我院国际化办学空间。在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步伐的同时,认真做好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试点单位评估工作。
十一、提高保障服务水平,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34. 提高机关、教辅及教学系“三个服务水平”:一是提高服务学生的水平,切实关注学生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提高服务教师的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更优越的条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加强食品卫生安全,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周转房管理,推进校园环卫、绿化管理社会化,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
35.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并组织自愿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师生接受疫苗注射。保证校园工作、学习、生活的稳定、安全、有序。
36.努力打造平安校园。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和禁毒教育,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宣传,增强重点部位防范工作,降低发案率,确保校园平安。
37.积极开展教职工文娱活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建设好各类教工协会,通过协会组织开展各类教职工喜爱的活动。借助音乐系的专业优势,建设好教工艺术团,积极筹建惠州学院交响乐团、教工管弦乐队、教工舞蹈队、教工合唱队;借助体育系的专业优势,开展好各种教工业余体育活动。继续做好离退休教职工“两个待遇”的落实,加快丰湖校区离退休活动中心的改造、装修工作。保障教职工权益,恢复教师休养活动。改善教职员工上下班交通条件,购买两部大客车。
十二、做好学院发展规划,确保决策、决议有效执行
38.认真检查落实《惠州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与之配套的《惠州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惠州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惠州学院校园发展规划》;成立专门编写组,着手制订惠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与国家、省配套的“惠州学院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39.提高行政执行力,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学院各项决策、决议有力有效地得到落实。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主管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检查相结合,学院和部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检查监督工作,保证各项任务依时完成,推动学院各项决策、决议取得成效。
十三、加强党的组织、作风、宣传和统战工作,为推进学院发展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0.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基层了解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立健全党员与群众密切联系机制,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解决师生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注重总结工作形成相关制度,为集体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确实为广大师生服务。
41.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学习贯彻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抓好班子建设,加强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和考核,构建一支作风好、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做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六有”达标检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继续加强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战斗堡垒,保持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4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重点做好基建、采购、招生、人才引进、招投标等领域的监控防范;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发挥廉政文化作用;进一步规范学院各类办学行为,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各类评审、评奖、评估办法,保证公平公正;健全完善各项公开制度,推进校务公开规范化,定期向职代会、教代会报告工作等监督制度,实行经济审计制度;
43.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水平,做好政策解读、思想引导。把对外宣传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编写校训、校歌、校史及制作介绍学院的短片和画册,完善校园网,积极向社会宣传介绍学院发展动态,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44.认真抓好统战工作,加强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战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协助、引导各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组织成立惠州学院归侨、侨眷、台属联合会,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加强统战理论工作专题研究,配合省委统战部做好高校统战干部的培训工作。落实《广东省高校统战工作考核方案》,进一步推动我院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喜迎省运
喜迎激情省运 舞动魅力青春(1700字)
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将于7月3日至7月16日在惠州举行。我院共组织1450人次学生志愿参加第13届省运会开幕式6个舞段的文体表演。从3月5日开始,省运会筹委会对我院学生的小教员进行培训,进而通过小教员带领群众演员进行训练,在音乐系、体育系、电子系、计算机系、中文系、经管系的学生中全面铺开舞蹈排练。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学生小教员,一探他们志愿参与文体演出排练的心得体会。
激情省运 舞动青春
在3月18日下午召开的我院第13届广东省运动会协办工作动员大会上,小教员们以精彩、默契的配合,充满动感和激情的舞蹈表演,赢得了省运会筹委会的肯定和好评,赢得了在场观众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培训中,小教员们是如何加强舞蹈训练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能出色地完成省运会筹委会的“重托”,小教员们在训练中,都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其中,并认真地去记住每一个动作的要领。
本次我院舞蹈志愿演员将参与7月3日晚省运会开幕式6个舞段的文体表演。怎样通过舞蹈动作更好地去诠释本次省运会“惠民之州、精彩省运”的主题,小教员们用心地去体会着,克服着种种困难。
音乐系的杨雪如是“青春舞曲”桥段的小教员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为了能够将完整地排练舞段并顺利地通过审查,小教员们一点不敢松懈,虽然排练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但是大家都咬着牙根坚持了下来。记者了解到,“青春舞曲” 舞段共需要400名女性群众演员,充分展现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和动感时尚的特点。
音乐系的谢易成是“银管飞舞”桥段的小教员负责人之一,“排练过程中天气的不稳定给小教员们带来一定的不便,但是小教员们的积极性丝毫不受影响。”谢易成告诉记者。“银管飞舞” 舞段共需要600个演员,彰显了男性的阳刚之美。动作简单利索,却不乏舞蹈的优美。
体育系的徐艳章是“建设者” 舞段的小教员负责人之一。他坦言,小教员们克服了场地、器材设施等困难进行排练,精神抖擞。“这个舞段共需要100名演员,表现合生大桥的建设者们的形象,动作刚劲有力,气势恢弘。”徐艳章如是说。
计算机系的林鹏程是“围屋”桥段的小教员负责人。这个舞段的同学由于较少接触舞蹈表演而存在动作的规范性、整齐度和节奏感的不协调情况。大家通过耐心地学习、反复地练习,慢慢地大家就掌握了要领。“这个共有160名同学参与的舞段,青春动感、节奏明快,将是一个赏心悦目的演出。”林鹏程说。
小教员们挥洒着炙热的激情,舞动着最绚丽的青春,为省运会开幕式的舞蹈表演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本次舞蹈表演小教员总负责人、音乐系高玲玲所说的:“在这个1450多人的大家庭里,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团结,什么叫做幸福’。”
省运会,我参与,我光荣
从3月22日起,每天下午在旭日广场、附中体育馆后侧空地、艺术楼等训练场地,小教员们带领着群众演员展开了训练。每个小教员一般负责10个左右的群众演员。所有排练将从3月份一直持续到6月底。
记者在训练现场看到,从动作的节奏要领到每一个细节,小教员们耐心地讲解着。尽管小教员们都或多或少地表示,参加舞段排练工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了学习。但是大家都信心十倍地表示,只要能够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还是能够处理好学习和排练工作的关系。“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虽然下午都安排了训练,但是晚上和早上的时间还是可以好好利用的。”谢易成如是说。
对于能够参加省运会开幕式的文体演出,小教员们都有着一种由衷的荣耀感。“省运会,我参与,我光荣”,这是小教员们不约而同的心声。
“我是带着一种荣誉和责任感参与这次省运动会的表演训练。”林鹏程说。杨雪如则说:“能够参与省运会文体演出、能为省运会奉献一份力、能为惠州流一滴汗,是我的光荣使命。”“作为一个惠州人,我将尽个人绵薄之力,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为‘惠民之州、精彩省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玲玲告诉记者。 (郑秋强)
简讯(1100字)
我院召开保密工作会议
3月30日,我院召开2010年保密工作会议。学院保密领导小组成员、各单位网络建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赵日兴主持。
党委李秀峰书记在会上分析了我院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他强调我院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要求所有保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敏感的安全保密意识,还要学习掌握防范泄密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保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陈志燕)
校友工作会议在院召开
3月4日,在校友工作会议上,杨海涛院长要求各系、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校友工作的重要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全面规划,逐步推进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积极作用,为校友、学院的双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李韶春副书记、各片区和各系的校友联络负责人、校友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等参加了会议。 (陈志燕)
我院开展迎省运、庆“三八”节活动
为迎接我市即将举行的省运会,展现我院女教职工的良好精神面貌,3月8日,院工会、院妇委会在校举行双凤戏珠等趣味体育活动和拔河比赛。学院领导李秀峰、杨海涛等及工会、妇委会负责人以及各分会女教职工们等出席开幕仪式。 (姚小东 洪丹娜)
服装系“服装零售方向课程”正式开课
3月16日上午,香港制衣业训练局高级讲师袁树珊老师在服装系教室为我院学生讲授《时装零售概论》第一堂课,拉开了由我院与香港旭日集团共同开办的“服装零售专业方向课程”建设项目的序幕。
该项目为期三年,由香港制衣业训练局派出零售专业讲师为服装系08(3)班共讲授10门服装零售专业课程。 (服装系)
江西省艺术类专业单考圆满结束
3月12日到15日,我院招生办联同音乐系、美术系和服装系一行8人到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组织开展艺术类专业单考。今年江西省的艺术类考生人数共有1.8万人,共有593名艺术类考生报考我院。至此,今年我院四个省外艺术类专业单考工作全部结束。 (教务处)
我院喜获2009年武装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3月5日,在惠城区武装工作会议上,惠州军分区和惠城区人民武装部授予我院2009年武装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武装部)
美术系获“全国高校美术教育成果奖”
在由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举办的2009年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大型活动中,我院20多名师生近30件作品获奖、入展、入选,成绩斐然,被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审定授予“全国高校美术教育成果奖”。该系彭秀华、邓伟浩老师被授予“全国高校美术教育名师奖”。
(廖展平)
陈秀成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在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组织开展2009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我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陈秀成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据悉,广东省共有39名同学获得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团 委)
服装系学生在环球超级模特大赛广东赛区比赛中获奖
3月18日,在“帷特思杯”2010环球超级模特大赛广东赛区总决赛上,我院服装系陈凤祺同学获得最佳身材奖、孙雨蓝同学获得十佳模特奖。 (服装系)
音乐系在广东省首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中获佳绩
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首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中,音乐系报送了6个节目参赛全部获奖。其中,女高音独唱《我爱这土地》、女生小组唱《葡萄园夜曲》获得一等奖;女中音独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合唱《南国丽城好风光》和《青春舞曲》、男生小组唱《祖国,慈祥的母亲》获得二等奖;独唱《我心为你骄傲》获得三等奖。 (音乐系)
我院学生全省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获优异成绩
近日从省教厅文件获悉,我院学生在参加省教厅举办的“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的分别是外语系叶丽瑜、刘敏莉,荣获三等奖的是中文系刘小芳、谢琬佳、杨飞凤。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