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200期纪念特刊

发布时间:2011-04-09浏览次数:78

200期第4200期纪念特刊                              2010326

 

忘不了校报那些日子

□ 廖桂旭

都说岁月如梭,果然不假。不经意间,离开母校、离开校报已近4年光景了。这些年来,我每日怀揣新闻梦想在惠州的天空下追逐和奔跑着,在生活的匆忙中,许多往事都已渐渐在回忆中遗失和凋零,但那些曾与校报朝夕相处的日子,那些与校报有关的人和事却始终在内心深处闪亮着,给我以前行的力量。

大一那时在老校,而学校的重心在新校。面对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感觉整个人与学校的一切隔绝。是一份份墨香清新、内容充实的校报,让我倏地有了一种亲近感和心灵的归属感。当时,我就在想,要是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校报的一员该多好啊。

到了大二,搬到了新校,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新闻社在生活区设点招新,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还把自己的文章送到了当时新闻社社长伍勇师兄的宿舍。还记得当时报名的有130多人,经过笔试、面试的几轮筛选之后,最后只有13人入围。其后的日子过得不快也不慢,但很充实。那些日子里,采访时身旁有伙伴们熟悉的身影和信赖的眼神,困顿时师兄师姐们会耐心地指点,老师们也时常嘘寒问暖,关注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学生活像风一样逝去。毕业了,幸运的是,自己留在了惠州,成了一名记者,因此与校报的联系再也没有隔断。当时招我进新闻社的伍勇师兄先我一年进报社,碰面时不经意间就会说起校报,谈起熟悉的人和事。我跑线的其中一个单位燃气公司负责宣传的也是校报出来的林志坚师兄,之间的闲聊更是勾起不少关于母校和校报的记忆。还让我感到亲切的是,报社每年都会来很多母校的实习生,不少也是校报的记者,一说起校报,说起母校,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如此这些,都让在校报时的记忆时常穿透回忆的烟幕缭绕着我,拥抱着我,温暖着我……

还记得,在4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写下了一篇《毕业思绪》发表在校报上。当时自己就提到,大学4年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在新闻社做记者的日子,那里为我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那里是我的另一片乐土,在那里我的大学生活增加了不少开心的日子,同事们的和谐共处,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出稿后的欣喜以及拿稿费后惊喜都是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是的,欣喜、惊喜。难忘在校报的那些日子。

(廖桂旭,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时报采访中心社会(热线)工作室组长、记者。2006年至今,多篇新闻作品获中国城市党报、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奖、广东人大新闻奖等奖项。曾获评惠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单位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获得惠州报业传媒集团2008年年度采编成就一等奖。)

 

越久越香校报情

  伍勇

校报要出200期了!接到老师电话不禁感叹,虽然现在已无法揣测当年的前辈们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出版了第一期校报。但我们在想起曾经为那一份属于我们骄傲的校报付出努力时,心中仍充满了虔诚与激动。阔别5年后再次为校报献上自己的祝福,交集的感情不言于表。

记得那个青涩的大学生活,怀着梦想,充满激情的一帮朋友齐聚一起,为着那个专称“校报记者”,大家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毕业后,每逢大家相聚,再谈校报,每个人都难抑激动,张口就来,“还记得穿梭奔走于校园和各个部门采访的情景;还记得生病仍不忘完成采访稿的那份专注;还记得为打一场硬仗大家坚守的那份责任;还记得老师指导帮助选题改稿时的亲切热情……”

感谢校报成为自己的引路者,它给予了我数不清的值得回味又极富意义的第一次:第一次送发校报、调查采访,第一次会议记录、编辑排版,第一次竞职演讲、主持会议,第一次试办专栏、约稿采稿……在所有的这些小小的却不断超越自我的尝试中,我找到成长的方向。

感谢校报教会了我怎样去做新闻。校报让我学会了基本的新闻采写;校报让我明白了新闻记者的含义,变得更有担当。毕业实习时,很自然选择到报社实习,考虑职业时,很自然的想到了当个记者。如今成为一名光荣的新闻人,校报给予自己的当初的那份情感依然浓烈。

感谢校报让我收获了友情,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才更能尊重和爱护来之不易的朋友情缘。在校报时间越长,结识的朋友也越多,大家在一起讨论新闻的策划采写,一起讨论队伍的建设发展,一起讨论人生的成长进步,那些日子难忘而有意义,至今让人不禁地向往。毕业后,昔日的情缘让大家经常相聚一起,高谈阔论,互相支持,互致祝福,好友知己总会给自己带来一个个快乐的日子,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色彩。

越久越香校报情,200期报纸陆续出炉,无论是正在校报编辑部默默耕耘的师弟师妹们,还是曾经为校报奋斗过的前辈们,大家都会对校报投以期待的目光,因为这里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同时,校报的200期也告诉我们,惠大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因为有您——《惠州学院》报更精彩!                             

(伍勇,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日报社经济生活部记者,主要负责财经、教育等行业报道,参与惠州设地级市20周年、建国60周年等大型活动报道,多次被评为单位年度先进工作者。)

 

 

为了感激,脚踏实地地工作

  范海波

如果不是钟老师的电话让我约稿,或许,我还没留意到自己离开惠大校园快6周年了。如果不是看到7路车上熙熙攘攘的青春男女,或许还以为自己还真的很青春。

想起6年前,在美丽的惠大校园,频频地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自己的笔记录着校园生活的点滴;活跃在各种活动的现场,用相机捕捉每一个值得留念的画面;活跃在新闻第一现场,用准记者的视角书写着惠大的每一步成长……一切都恍如昨日。

这段美好校报的生活,让我成长不少,让我的校园生活中增添快乐与欣喜。校报给我的财富对我后来的生活、工作直接产生着影响。有如下几方面让我感受颇深的:

一是增加练笔的机会。写新闻不用像写作文那样构思,不用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也不用虚构,因为采访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掌握了新闻的基本写作方法就轻松得很哩。当自己的作品见了报,把自己刚刚得到的最新消息通过报纸分享给更多的人,别人会通过你的劳动而得到信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啊。

二是提高了素质,敢说话了。上大学之前,自己不怎么喜欢讲话,也不会表达,长着嘴却甘当小哑巴。做校报记者要与许多人打交道,就需要说许多话,这种锻炼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替代不了的。

三是增强了能力,敢做事了。被课本束缚久了,被作业压得久了,当上校报记者终于能够喘息了,做回真正的自己,做回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我们带着笔记本去采访自己乐意采访的人和事,挎着照相机去拍自己想拍摄的内容,从来没像这样发现过自己的价值,没像这样确认过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社会,提高了办事能力。

四是丰富了知识,头脑灵活了。聪明不仅从书本上来,更从实践中来。作为中文系学生,做校报记者,能把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实践融合在一起,经常从平凡的现象里发现不同寻常的新闻,然后写出不同寻常的文章。久而久之,就会比多想多学,从而练就灵活的头脑。

总的来说,校报记者的生活为我带来了莫大的收获,增添了我立足社会的信心和勇气,也从而萌生做新闻人的想法。对自己来说,为了感激,感激母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悉心教育,我会脚踏实地地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去奉献社会。

(范海波,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日报社采访部记者。2004年至今,曾获国家和广东新闻奖等方面奖项10多个。)

 

 

校报——我最初的新闻摄影舞台

大学生活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回想起自己在惠州学院的三年,以前叫惠州大学,我想可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当年读艺术的我,“疯狂”地迷上了摄影,几乎成了我大学里唯一的事情。很庆幸的是,我热爱摄影,却不缺乏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而那个舞台就是校报,它给了我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是我人生中的一位“恩师”。

那时的我,几乎每天都拿着相机在校园里跑。我希望我的摄影技术能进步神速,但同时也渴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我拍的照片。那时候,由于网络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照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校报却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展示自己。于是,校报成了我最初的新闻摄影舞台。每当我看到自己拍的照片出现在校报上,总是欣喜万分。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我格外积极地去派发校报,因为那一期校报上有很多幅我拍的照片。记得那时,我派了一间又一间,走了一栋又一栋的宿舍,很累很累,却异常开心。想想那些与校报同行的日子,丰富而充实。

说校报是我人生中的一位“恩师”,那是因为,她在我就业时,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大学,我读的是艺术专业,总让人觉得很难与记者联系起来。我却很希望能成为一名摄影记者。走出学校后,发现现实很残酷,找工作难,要成为一名摄影记者更难。然而,校报却给了我走向摄影记者的信心。毕业后不久,我就去了惠阳日报面试摄影记者。当我拿着一叠厚厚的校报走向面试室时,格外自信。因为我的摄影作品,因为我的自信,当然还因为见证了我能力的校报,我成了一名摄影记者。

工作了那么多年,换了多个工作单位,人生的经历越来越丰富,但我仍忘不了那段与校报同行的日子。很感激校报给了我这样一个舞台,让我能够锻炼和展示自己,也很感激校报在我就业道路上为我点了一盏明灯。

在校报创刊200期之际,我衷心希望校报的记者们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衷心祝愿校报越办越好!                             (方炳徐口述 黄雨婷整理)

(方炳徐,《东江时报》摄影记者、惠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惠州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近年来,其数千幅摄影作品和图片曾在《新华社》、《中新社》、《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报纸上发表;部分摄影作品和新闻图片被新浪、网易、腾讯等全国各知名网站转载及被政府、企业等所应用。)

 

 

我和校报的情缘

校报创刊200期了,从为一名校报的读者到记者到编辑,回首和校报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的内心洋溢着一种甜蜜的幸福感。

 

初识校报

20079月,丰湖书院,秋风飒爽,我开始了大学生活的旅程。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高考的失意还在心底隐隐作痛。想到未来,总是有着几分担忧,几分茫然。

那个黄昏,刚结束了一天筋疲力尽的军训,走进宿舍,发现桌子上摆着一份精美的报刊——《惠州学院》。这是我和校报的第一次相遇,尽管没有心跳的冲动,但她却让我对产生了深深的吸引。

捧着校报,站在走廊,我和她进行了一次“对话”。通过对她的了解,我发现了她的内涵。在她身上,既有着学院的新闻动态,又有着老师的教学心得,还有着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文采飞扬的文艺稿、思辨十足的焦点撞击……通过她,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学院的窗口。

那一次“对话”,虽然并不漫长,但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时间过去了两年多,但我却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她跟我讲起考取武汉大学的学子黄一峰的故事、优秀毕业生彭佩吉的故事。那是在我最初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时,为我解开心扉的一串风铃,那些漂浮在心里的阴霾,因为那一次“谈话”渐渐地散了。我在心底告诉自己,我要向他们学习,在惠州学院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那一天,我对着她微笑,对着自己微笑,是来到大学后第一次如此憧憬未来。初识校报,轻轻地说一句:“认识你,真好!”

 

和校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00710月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在校园宣传栏里发现了一则校报的征文大赛,主题为“大学精神大家谈”。“大学精神”在我脑海里闪过的一个概念,何为“大学精神”?我开始思考。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酝酿,我以“团结、求实、发展、奉献”作为我心目中的大学精神,开始创作我的《大学精神之我见》,并赶在截稿日期前投递。

一个多月后的一个晚上,在系里的辩论赛半决赛中失利的我,带着沮丧和失落的心情,回到宿舍。忽然,眼前一亮的是,她,她!是她熟悉的身影——177期的《惠州学院》。见到久违的校报,我的心情有种莫名的激动,我坐在椅子上,和她开始了又一次“谈话”。

至今我仍记得自己看到第三版时,我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呐喊的兴奋场景。第三版,靠左边的第一篇文章,《我看大学精神》,最后的署名是“经管系郑秋强”。没错,是我的文章!“我的文章发表在校报上了!”我对着舍友们大声呐喊着,我跑出宿舍门对着走廊呐喊。因为在辩论赛失败的酸楚滋味,更显得文章发表所带给我的成功喜悦的强烈冲击感。我呐喊,我疯狂,我只是想告诉自己,“我不是生活的失败者!”

这是我和校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觉得我和她的心贴在一起,在我失落的时候,是她,让我重新拾回了一种自信,让我更加坦荡、乐观地去面对生活。

 

爱上校报,情投意合

20083月,“大学精神大家谈”征文比赛结果公布,我的《大学精神之我见》(即发表在177期校报的《我看大学精神》)在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当我到学院党委宣传部办公室领取获奖证书和奖金时,时任宣传部副部长的郑艳华老师对我的文笔给予了肯定,鼓励我多向校报投稿,并建议我大二的时候可以加入新闻社,成为校报记者中的一员。而一旁的校报指导老师钟晖老师还把校报的投稿邮箱、办公室的电话留给了我,并对我说了很多激励的话语。

我还记得当我走出科研行政综合楼时,拂面而来的春风,是那么的轻盈,那么让人心旷神怡。我在心底告诉自己,大二的时候,我要离校报更近,我和她的关系,要更进一步地发展!

20089月,在生活区万人饭堂前,我见到了新闻社的招新宣传。我毫不犹豫地在报名表上填下自己的名字。

经过笔试和面试,我成为了校报的实习记者队伍中的一名,在接受了四期专门的培训后,我开始“挂证”上岗。还记得第一次跟会时的紧张,第一次写新闻稿时的无从下笔……经过澄献师兄和晓璐师姐的多次指导下,我对写新闻稿逐渐“上手”。

两个月后,我被录取为新闻社正式的文字记者。我开始跟着争春师姐学习文艺稿创作,跟着耿燕师姐学习评论稿创作,跟着车玲师姐学习人物通讯的创作……在新闻社工作的日子里,我觉得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充实,自己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步步地得到了提高。自己像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慢慢地茁壮成长。

当我和校报走得越来越近时,我发现,自己真的爱上她了!每个月,我都期待着她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带着淡淡的油墨香,带着更加饱满的内涵。当我们在一起,已经完全没有距离,只有爱。

20099月,我参与了编辑留任竞选,继续为我心爱的校报奉献一份真情。如今,作为“人物访谈”版的编辑,在校报创刊200期之际,我对她怀着最纯洁的爱,怀着最深厚的情感,为她感动!为她祝福!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继续在她的牵引下,走出一段更精彩的旅程!

(经济管理系 郑秋强)

  

校报,框满成长记忆的窗

一直认为,能够相遇是缘,而能够相识,甚至相知则是幸福。我与校报的相遇、相识再到相知,那是一段刻满感动、刻满成长的路,是荆棘与芬芳交织的幸福。          ——题记

 

大一那年,我和校报在丰湖校区的校道上偶然相遇。偌大的宣传海报上写着:学院新闻社招收文字记者。新闻社?文字记者?这几个字让我放慢步伐,最后停下,在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中时就莫名地爱上了“记者”身份的我,怀着憧憬走进了大学新闻专业班,校报自然成了我大学学习的第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一站,就是三年。

仍记得,自己的稿件第一次出现在校报时的激动;仍记得,第一次被老师委婉批评时的失落;仍记得,第一次独自进行人物专访时的紧张;仍记得,第一次编辑记者稿件时的小心翼翼。那些第一次,犹如石块激起的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让我波澜不惊的大学生活平添不少惊喜。

校报是一扇窗,框满了我大学生活的印记,框满了我成长的记忆。透过这扇窗,凝神望去,我看到的是悠悠校园里我那绽放的青春;透过这扇窗,锁眉沉思,我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阅读自己。曾几何时,从不懂得什么叫新闻到自己辨析新闻的重要性;从不知道如何下手写一篇新闻到熟练写出一篇新闻稿;从采访、写稿到编辑稿件;从文字记者到编辑再到总编,我踏实地一步步向前,喜悦着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我经常斟酌新闻标题是否拟得适当,拟得精巧。我时常思考着如何完成高质量的稿件。在写稿时,我学习细心与耐心;在采访时,我学习与人更好的沟通交流;在与校报同行相处、与老师领导交流中,我学习待人接物;在策划活动时,我学习严谨与完善。与校报相伴的日子,我学会在失落时畅怀释怀,在失意时振奋努力,在失败时反思完善。

犹记得,那一次采访一位刚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我一直静静聆听她的就业故事。成为一名老师,是她从小的梦想,上了大学这个梦想依然没有改变。她用了四年去计划和准备,参加各种支教、家教活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讲课演练。四年的努力砌成了她走向一名教师的路。在聆听过程中,我的心如平静的湖水突然遇到暴风雨,在心底荡起一层又一层的波纹,无法再平静下来。在她的眼中,在她的微笑中,在她的故事中,我读到了自信和坚毅。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我心情由阴转晴,豁然开朗。从那时起,我坚信大学需要自信更需要坚毅,我们现在的每一分耕耘都是以后收获的基础。

与校报同行的日子里,她给了我一个阅读他人的机会,也给了我阅读自己的机会,使我学会在失落时畅怀释怀,在失意时振奋努力,在失败时冷静思考,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每次拿着新一期的校报,总感觉那不只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那字里行间行走着我们共同努力的点点滴滴,那图片隐藏了一个又一个记者与编辑共同成长的故事。

一位作家说:“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在大学,我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我不知道。可我知道,在校报日子里的每一个步子,我都踏得真实。                                        (中文系 黄雨婷)

 

在路上


我用笔在这亩方田默默耕作

每一个铅字就是一粒种子

我们用辛勤的汗水

浇灌了一季又一季

两百次的播种与收割

反反复复,从未间息

 

我用镜头在四处捕捉、寻找

每一幅图片就是一次历史的定格

倘若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我们便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每一个瞬间都伴随着

一颗最欣喜、最悸动的心

 

我用双脚在时间的路上匆行

每一张报纸就是一个脚印,

深深浅浅,一路走来

我们夜以继日地赶路

只为在每个脚印里留下

最鲜活、最跳动的生命

 

时间不止,新闻不息

在路上……

我们匆碌的身影

又一次没入了黄昏     (谢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