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副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09浏览次数:76

190期第4版:副刊                                  2009310

 

木雁斋诗选

牛年新春贺岁兼叠韵答友人

聆讴守岁报鸡筹,艳李夭桃争绿虬。爆竹驱寒辞玉鼠,残梅送暖闹金牛。

福随清句传吾祝,财寓琼卮为尔留。击壤今宵同一曲,祈年搦管寄风流。

一叠前韵答友人

忧道与贫难两筹,才微愧自许潜虬。瘪三踞庙终须瘪,牛二当街总是牛。

无限烟霞凭汝绘,有时锦绣为吾留。误人最是名山业,真意还存饮者流。

二叠前韵答友人

货殖文章细运筹,儒商业界一酋虬。鼠年乖戾皆缘鼠,牛岁祥和总会牛。

金掘牢盆诚信在,句敲陋屋性情留。冯唐有志头胪老,君自当今第一流。

三叠前韵答友人

狂来觅句欠精筹,梦里遥岑舞碧虬。岭上莺儿争暖色,墟间童子跨青牛。

心追浩月无尘染,花浴红霞有蝶留。底事浮生迷利域,竟无醉眼对东流?

四叠前韵答友人

尘世纷纷为利筹,书生悖俗作诗虬。爵尊南面常污耳,水碧东江可饮牛。

万户忧从庄蝶去,一瓢乐在孔门留。谁人解道浮觞趣,白眼从今对俊流。

五叠前韵答友人

学术时兴梁稻筹,名缰轻缚欲飞虬。读经每叹李斯鼠,掩卷常歌宁戚牛。

雅趣当从书外觅,真情总在句中留。儒林自古虽分品,诗圣原来不入流。

六叠前韵答友人

二疏岂为子孙筹,荫柏从无百尺虬。威借虎前终不虎,身居牛后总难牛。

富绵三代有时尽,诗继千秋随意留。何计营营觅句去,吾曹分韵竞风流。

七叠前韵答友人

蝇利谋来蔑道筹,斯文何处觅真虬。峨峨冠带皆虫鼠,楚楚衿裾竟马牛。

德丧都称杨震戆,诗存却幸孔丘留。黄钟瓦釜齐鸣奏,南郭吹竽第几流?

 

  赓和东坡惠州西湖江月诗

一更山吐月,孤兔泣微澜。翠鸟花中卧,玉人帘外看。寂寂怜光满,幽幽感夜寒。湖丰游舸动,酒酣暗香残。

二更山吐月,乘兴消清夜。嫦娥解吾饮,照影禅楼下。吴刚劝未停,桂酒频频藉。归卧听鸣蝉,依依缱绻话。

三更山吐月,眠鹭倏然起。诗仙乘鹤游,玉魄常留此。夜闻环佩声,凌波隔空水。幸有清清流,饮牛不洗耳。

四更山吐月,楼外炫清明,鸟去枝犹动,江清舟自横。曲廓多款语,幽径断微行。一夜西风紧,秋红满惠城。

五更山吐月,柳径独寻幽。夜静霜飞幕,熹微水映楼。烟藏一湖碧,蝉说满城秋。梦入芙蓉浦,悠悠听粤讴。                                                      (中文系教授  杨子怡)

丰湖诗三首

陈公堤


紫荆开后

师妹的心思

重重叠叠

紫色的绽成了春天的凤冠

粉红的却成了脸上的霞

鱼木正浓

师妹心思

依旧重重叠叠

写满了枝丫

写满了湖水

写满了

弯弯的堤岸

 

是否曾有莲的芬芳

划过晚归的渔艇

可桥东夜夜点着一盏眺望

是否曾有樵夫挑回入冬的薪火

可晨霜依然打湿着行者的肩膀

晌午时分

总有风醒来

总有童子

捡起书声染过的红棉

存着并加入阳光

好去照亮那些生命的阴暗

 

走过苏堤

可苏堤太直

走过九曲桥

可九曲太方

只有你呀

成了师妹最软的心肠


 

书院石联


写尽山水 

唱绝人文

丰沛的才情  完美的理想

敲打着百年风雨

有一种守望

入石三分

 

先生搁笔之后

山门跟前

有多少目光

曾在反复搓摸

又有多少指纹

曾在细细地研读

言语铿锵处笔画无声

颜色苍凉时有灼热的体温

 

蓬瀛尚远

邹鲁未成

但不朽的美

已成就了美的不朽

在丰湖的腹地

出走着无数的传奇

沿着东江两岸

一路桃李

蔚然成春


 

湖心亭


曾经飞翔

停落之后便栖成了

一只白鹭

曾经驿动

在宁静之后便化解了

相随的寒暑

 

与这岸的緾绵

隔水而望

与这花的盛情

相逢一笑

与满院书声

任凭仄仄平平吹成了涟漪

你只听寻灵魂的出路

 

在漫漫的梦里

你化作了一叶扁舟

浮江西去

寻觅自己的蓬莱

而梦乡之外

你漂泊的身影

却成了我咫尺的仙子

以无语

唤我千百度

 

(党办、宣传部  林少章)


笔尖苦旅1200字)

混混沌沌中,模模糊糊下,用了一个时辰,在一望无字的蛮荒草纸上涉过,留下的笔痕自成风景。

                                                    ——前言

 

水南乡

前路有条不大不小的流水,此与彼有条不大不小的桥,走过人搭建的竹桥,心中有股不大不小的遐想:似闻江南水乡气息,画楼、小桥、荷塘、佳人……这就是岭南的小水乡,水南乡。当身处缥缈之感时,脚下如踩云,软绵有加。

牛南乡似乎更适合作为这小乡的称呼,因为软绵绵般的代价就是双脚惹上分量挺足的牛粪,气息却比在镇里的自然得多。水南乡有几个养牛的大户,这些牛肉主要流向城里,唯留下一坨坨牛的排泄物,一些养鱼的就用这些黑糊糊的东西作为鱼的食物之一,算是物尽其用。像镇里一些食肆的清蒸鲤鱼,混进了不可辨的牛草香。水南乡的人脾气亦似牛,乡政府要征收路费修硬底乡道,望可进一步打开牛肉市场。乡人不依,很多男人到政府大门嚷和。随手也操了一些棍棒的家伙,于是政府取消计划。不到两年,乡人又主动将钱送到乡政府,因为别的乡村修路,经济效益不错。

水南乡人注重实际。

水北村

榕树下。

水北村。

水北村在水南乡北向,水北村有棵老得掉渣的大榕树。

而形容大榕树的历史,用“老得掉渣”实在不错,虽没有巴金笔下《鸟的天堂》的独榕成林,却霸占了村前的一大片空地,夜下的空地阴而不邪。到了长出果子的季节,落了果,村民走过便将果子踩成渣满满的渣铺着整个空地,却无人来扫,村民说扫了就如扫财。

老得掉渣的榕树是水北村人的灵魂。榕树是庙,庙是榕树,榕树头在初一或十五都有香火,而过年时的祭祀,场面非凡,大家都拿出供品摆在树头,拜了就跪,跪了就磕,磕完就拿回供品,然后合家欢庆地吃,大概望吃出好日子。

这老得掉渣的榕树。

水东巷

隐在榕树的水北村给了我心中的平静,饶有情趣与榕树下的老爷子攀谈起来。问到村中的奇独之处,着实可称为平凡的奇特,村中隐着一条不长不短的巷,其名为水东巷。老头讲完水东巷的由来已久及其延续,我于是欣欣然去作实地欣赏。

巷两旁是平常的砖头瓦屋,唯一耐人寻味的是巷中间开了一条沟,道是石铺的,沟是石砌的,砌得讲究,沟与其它地方的小沟起得相反,小有雅致:首先巷里的人家不会在道上丢弃杂物,像初一和十五要去榕树烧香一样,小沟当天轮流有人家清刷石沟,因而干净如白练,好一条富有理性而自重的小沟沟。至于水东巷名字的由来已久,便与小沟有关,因为沟里的水是朝朝东流去的。

石沟的命运,是被一个路过的算命先生指明的,巷里的人都敬重占卜他人命运的算命人,自然而然便决定了水东巷的命运。“小沟流水人家”是一幅和谐的人文风景图。我惊见,一符黄草纸烧出一条和平善良的巷。

巷也常落得清静,这条富有哲理的巷遵循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晨曦下,聆听巷里人家半导体收音里粤曲的安逸,随着炊烟横斜地夹着柴火燃烧气息的平凡在沟水清浑潺潺的溶解下,继续巷的沉淀,借用人们依稀漫漫的脚步在石板刻下记忆编年史的痕迹。巷的夜晚本身蕴涵的意义只是巷晨的延伸,月下,无言,但巷有淡淡地抹去历史尘灰的灵性。                            (政法系  城风)

 

 

游鼓浪屿“遇”舒婷 950字)

我爱读诗词。唐诗、宋词、现代诗,我都喜欢读。舒婷的诗,我喜爱看。舒婷是我喜爱的诗人之一。

最初知道舒婷居住在鼓浪屿上,是由于读了余杰的一篇文章《鼓浪屿访舒婷》。一位诗人居住在岛上,便给这个岛平添了一份诗意。正如余杰所说:“鼓浪屿让我神往,不仅因为它的自然风光,还因为鼓浪屿居住着一位我喜爱的诗人。”鼓浪屿的魅力便是这样,当我来到游鼓浪屿,虽不是为了拜访舒婷,我却也让我感觉到与诗人是如此地接近。

坐着渡船过鼓浪屿,已经退潮,水位很低。隔岸望去,鼓浪屿是一片红墙绿树,碧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蓝是鼓浪屿的底色,波光闪烁,鼓浪屿就像是一副水彩画。鼓浪屿没有汽车、摩托车,甚至单车。我知道为什么没有一座连接鼓浪屿的桥而用渡船了,不是因为没有资金,而是为了给鼓浪屿多一份宁静,诗意般的静。一路往西走,鼓浪屿的小巷很幽静,石铺的路,长着青苔。古老的西洋建筑,墙上多花草青藤,开着小花点缀着。小巷很长,似乎走不到尽头,这段路走完了又到了另一条路,并且多歧路。由于多游客的缘故,这里的门是锁着的,你看不到屋里居住的人。于是,我们就趴在门外“偷窥”园里的美景,并拿起相机拍照。

在小巷的路上,同伴们又在笑说我是在找舒婷。出乎意料的是,我发现我们走的正是去舒婷家的路。因为是从东边的淑庄花园一直往西走的,我清楚地记得经过了福建路、泉州路再到中华路,最后从笔山路下海边的。我曾读到一位年轻诗人去舒婷家的文章。文章这样写到:“穿过福建路、泉州路,再到龙头巷,向左一转,踏入中华路,在古宅旁边,有一个很深的巷子,巷子的尽头有一扇说不出古老还是现代的门……舒婷家住在二楼……”真是巧,虽然我知道舒婷不会接待一位无名小卒,但我的确从诗人家经过。

去鼓浪屿前,我问导游鼓浪屿上是不是有个日光岩,因为凭我的记忆舒婷写过一首有关日光岩的诗。果然导游说有,但不在我们的行程当中。

回来翻读《舒婷的诗》,在目录中找到《日光岩下的三角梅》,诗中写到:只要阳光长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即使身在异水他乡/只要我想起/日光岩下的三角梅/眼光便柔和如梦/心,不知是悲是喜。

我想,这首诗用来形容鼓浪屿也极其恰当,不是吗?

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即使身在异水他乡……”

(服装系 冬阳)

峥峥的雨声1200字)

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带着浓浓的令人醺醺欲醉的春的气息,夜一片幽寂,只有笔落在纸上沙沙的声音和窗外的雨声,常的世俗喧嚣被雨声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被雨声统一的安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哦,还有那峥峥的雨声!

我喜欢这样的雨夜,更喜欢这样的雨声。在这样的雨夜里,总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怀,有一种淡淡的喜悦迎上心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乎雨滋润的不仅仅是天地万物,还给我们干涸的心田注入新的源泉,清了那蒙上心头的尘埃,洗濯了那一颗世俗的心。而无论在田野里、江河上,屋檐下的雨声,都是那么动听,那么令人魂牵梦萦。田野里的雨声,那是春回大地的前奏曲,淅淅沥沥,欣欣向上;江河上的雨声,那是琴弦上流淌出的音乐,叮叮当当,不饮自醉;屋檐下的雨声,那是阙隽永婉约的词,滴滴答答,温婉迷人。

我常常向往余秋雨笔下的雨声:“对窗而立,暗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能看见很远。风不大,轻轻的一阵立即转换成淅沥的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蒙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这雨声时断时续,时响时沉,时高时低,时缓时疾,有时如金玉夹鸣,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红白珊瑚沉海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冷落美人,幽幽啜泣;有时如白发将军,壮怀激烈;有时如驿外寒梅独驻,孤芳自赏;有时如南山雏菊凌霜,兀傲峥嵘……这雨声,弹到心弦上,于是乎在这样的夜里,文思斐然,如满将溢,恰似太白醉酒,有如梦笔生花。

雨声自亘古走来,走过江南江北,河东河西,走过塞外的粗犷豪情,也走过江南的旖旎柔和。塞外的雨声,那是铁绰板铜琵琶式的慨唱,铿锵激昂,令人心神动荡;江南的雨声,那是柳三变《蝶恋花》式的低吟缠绵悱恻,让人黯然销魂。它走过剑拔弩张,战马嘶鸣的时代,它凄苦,它迷离;它走过太平盛世,物阜年丰的时代,它欢畅,它愉悦;它走过羁旅骚人的窗外,聆听过他的惆怅;它走过江南春闺的妆台,伤情过她的怨遥……一直走到现在,也许已经阅尽沧桑,也许已经寂寞萧索。这雨声,浸润了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春风得意,多少凄苦寂寞,多少可歌可泣,它就是一佚无言的青史,一段难以述说的过去。如今它以悲怆的眼光看着当今的人们,但是现在哪一种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早已无暇去聆听,去感悟,很少有人能够写出像“听,那冷雨”这样的诗句了吧?只知道在这样的雨声中拥衾而眠,而不知在这样的雨夜里,在那款款雨声的陪伴下,从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跟那一个个血脉鲜活的灵魂进行触语,去追寻一份生命的谛悟。人生的超脱,历史的契合,有了这雨夜的妙悟,即使明天的路再泥泞不堪,又有何妨呢?

雨声峥峥,不觉已是夜阑人静,就此搁笔吧!但愿我的梦中,雨声峥峥。(佚名)